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威尼斯84881考察调研时对青年学生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让我们随人大学子一起行走中国,感受中国,读懂中国。
从蓝图到实景,他们想办法给青山“戴个帽”
“追寻领袖初心路”专项社会实践
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昕怡表示,在没有到达淳安县下姜村之前,我对它有过很多想象,想象它虽然摆脱了贫困,但也仅仅是摆脱贫困而已。但是今天的下姜村,不仅有我想象中普遍意义上的农业,村民还可以发挥所长,各得其所。走进村民陈苏兰的创意小店,她的小店摆满了各类栩栩如生的手绘石头;现任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在返乡创业之初,利用在杭州积攒的工作经验打造精品民宿;“两山理论”变成了老乡民宿的窗景,变成了温室大棚的果蔬,变成了下姜出品的特产。正如村口的那句“梦开始的地方”,这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新一面。
看到“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品尝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统一的甜蜜
“大国边疆”社会调研
历史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陈路表示,我们走到新疆,看到了很多民族团结互助的先进事例、互嵌式社区的普及、干群结亲戚助脱贫,看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独立建制,建钢铁城、农业园,为边地安定扎下定海针,也需要知道“天山下的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疆域形成、边地开发曾受到哪些挑战、存在什么风险、师市合一行政体制的特殊所在。我们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正是回应“扎根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目标定位,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理应常思“鉴往知来”,践行“经世济用”“学术戍边”。
在“理解中国”中发现的“小问题”,让我找到了值得深耕的“大课题”
“理解中国”学术实训计划
法学院2022级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天琦表示,今年暑假,我们来自6个学院的8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组队参加“理解中国”学术实训计划,赴福建三明以《数字化赋能三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为题开展调研。我深刻感受到了回答“地方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重大问题”的现实意义,以及人大研究生身上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一篇福建省政府内参的撰写,以及一份2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三明是中央苏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深入三明调研,一直关心老区群众过得好不好。此行调研,我们虽然只解决了三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问题,但我们的调研不会戛然而止;如何实现老区的持续性高质量发展,将是我们持续关注、持续深耕的大课题。
和“洋博士”一起下乡记——中国乡村可以成为国际传播重要的展示窗口
“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
新闻学院2020级传播学(国际传播)专业博士研究生赵家琦表示,这个暑假,我在宁德市寿宁县凤阳镇参加“治国理政”实岗锻炼。期间,我在学校首届全球博士生研讨会上,认识了哈佛大学研究员、南加州大学博士生、阿根廷人胡安(Juan Ortiz Freuler),他对中国的乡村非常感兴趣,于是在征得当地政府的同意后,我邀他来凤阳镇看看。我们一起戴上草帽,下到田里,喝茶看戏,拜访古寺和祠堂,参观葡萄和茶产业,并和“治国理政”计划的三位同学一起去到下党乡,参观主题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故事。胡安在这几天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崭新面貌,感受到基层政府各方面的民生举措,体会到了脱贫攻坚前后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领略了中国乡村的发展、和谐、美丽与友好。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中国的乡村可以成为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展示窗口,它蕴含着传统底蕴与发展精神,兼具烟火气与好故事,是展示真实、全面、立体中国形象的重要一笔,应该好好发扬。
在草场耕地触摸幸福生活的真谛
“大国边疆”“832工程”社会调研
应用经济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丽媛表示,我们用经济学的框架和视角看待调研中的所见所闻,尝试把生动的实践与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联系起来,关注欠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技术扩散,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安全舒适的住房,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成群的牛羊,成片的草场耕地中,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一个个普通的家庭和居民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含义。从水电路网、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中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贴近乡村热火朝天的奋斗,去读懂真正的乡土中国
“千人百村”社会调研
财政金融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乐彤表示,在今年暑期的“千人百村”社会实践中,我们前往了云南省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探寻古老的佤族村是如何从昔日的贫困村蜕变为今日的全国重点旅游村。我们看到了司莫拉党员干部与各族人民的火热奋斗,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实践中理论与现实的碰撞,认识到了惠民政策一定要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通,让为群众谋福利的政策真正帮到需要的人。乡土中国这本书,我们又多读了几页。今后我们也将更多地让自己行走到田野中,去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发展情况,去真正读懂乡土中国。
与真实的世界打交道,感受每一个人的情感
“田野课堂”教学项目
社会与人口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晓粤表示,田野中的课堂与学校里的课堂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与真实的世界打交道,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社会知识,与田野中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建立情感联结。我们探索海岛建设、调研城市规划、研究产业发展、访谈居民生活。流水线上制作耳机的女工、整改复耕政策下的苗木种植户、数十年如一日的非遗传承人……我们在田野中变得更有人情味,对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田野课堂”教学项目作为一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性变革,正引领师生从人大校园出发,走过祖国五湖四海,迈向世界无垠远方。
知识从田间地头“长出来”,学会让劣势转化为优势
博士生服务团
应用经济学院2022级直博生李甜表示,我们博士生服务团秉持着“地方出题,学校答题,同题共答”的理念,在一个个日夜的田野调查中,看到了知识如何从田间地头“长出来”;在一次次座谈会的观点交锋中,感受到了社会治理的复杂,和社会取得每一分进步的不易。在预调研中,我们听到了很多“不看好南平”的声音,但知识赋予了我们看到未来更多可能的视野,看到了南平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发现南平发展的区位劣势恰恰可以转化为优势,南平位于闽江之源,是福建的生态屏障,是地球同纬度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对一个局部的行政单位、一户村民来说,保护可能是所谓的“约束”,但对全盘来说,一座保护好的武夷山是货真价实的“金山银山”,是福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绿色桥头堡”。
在一线感受原汁原味的人民艺术,体验非遗内在的强大生命力
“艺先锋·艺实践”艺术调研团队
劳动人事学院2022级本科生褚逸飞表示,我和艺术团的朋友们来到新疆最西边陲塔城地区,拜访了呼麦艺术非遗传承人达力尕和沃尔铁克艺术传承人青山。在呼麦的歌声中,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家园深沉的依恋和热爱。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新疆这片土地的声音,感受到从这片土地里面生长出的属于人民的艺术。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一路上的所见所得。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值得我们青年人的尊重和敬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非遗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靠边站的,非遗有着内在的强大生命力,是完全可以活起来的。
让知识、信仰、历史薪火相传,为岁月赋予人文的光芒
“青思知行”专项锻炼计划
国际关系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任梦瑶表示,在大东区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岗的实习期间,我遇到抗战老兵许世友将军警卫员,解放西藏一等功臣祁文章的夫人徐莲玉。我听她讲述了她和爱人参加各种战役的战场救护,离休后仍然继续救死扶伤,义务为人民群众免费诊治疾病、赠送药品的经历。这位86岁的老人用朴实的话语,务实的信念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希望能有机会用我自己的笔触将一代亲历者的记忆记录下来,将一方军民的记忆记录下来,让知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历史的力量融合在一起薪火相传,为岁月赋予人文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