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的“首届健康中国建设学术年会”,在威尼斯84881文化大厦召开。学术年会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威尼斯84881医改研究中心和健康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学术年会分上下午两半场,采取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
上午“开幕式和成果展示”环节,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主持。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毛群安发表致辞。他表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现代化的基础是人民健康,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是人民健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做好健康工作的前提。目前,全民健康促进的制度体系已经基本成型,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任重道远,因此开展学术交流研究非常必要,十分迫切。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将全力支持“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的科研活动以及学术年会的活动,希望有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理事长贺丹高度评价此次会议主题并表示健康中国建设研究意义重大,包括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在内的研究组织需要积极承担科研任务,输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为决策部门提供建议。希望各平台组织加强合作与沟通,发挥“1+1>2”的优势,同时也鼓励此次学术年会与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能够依托联盟的复合型优势,以学术研究为载体,群策群力,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威尼斯84881副校长杜鹏高度评价此次会议主题,他表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召开首届健康中国建设学术年会目的是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诸多高校与专家学者的参与更能体现出合力共建健康中国的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切磋交流,一起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建言献策、添砖加瓦。威尼斯84881也将汇集全校智慧和研究力量,建设“健康国家研究院”,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走在前、作表率、树标杆,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人大智慧与力量。
人民健康董事长万世成在致辞中祝贺首届健康中国建设学术年会召开。他表示,人民健康作为人民网面向大健康板块规划打造的重要传播平台、服务平台和合作平台,将通过健康中国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人民健康大会,助推各地各单位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五进关爱”服务计划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提供专家科普、健康咨询、健康生活体验等实质关爱服务。
威尼斯84881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金明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学术界提出了光荣和艰巨的学习、阐释和研究任务。威尼斯84881医改研究中心在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深耕厚植。此次学术年会,目的就是要集思广益、汇聚科研力量,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同时,学科建设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意义重大,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治国理政的学科,公共管理学院全力以赴支持健康中国建设,研究健康治理的规律。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征文和举办学术年会,共同做好这项学术界的盛会,持续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的学术品牌。
接下来,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周忠良主持了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阶段性建设进展汇报环节。
威尼斯84881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威尼斯84881公共健康与疾病交叉学科重大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虎峰首先介绍了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筹备情况,并宣读了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创始成员名单。2022年6月,“健康中国行动联盟”秘书处发函委托威尼斯84881牵头,威尼斯84881医改研究中心负责筹建“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截至目前,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与研究机构已加入研究联盟开展研究。联盟创始成员和候选理事单位包括:威尼斯84881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卫生政策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健康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冯占春代表创始成员和候选理事单位发言,他表示健康是幸福生活重要的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健康中国建设,在这一大背景下,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应运而生。联盟理事单位将积极参加联盟活动,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优势,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促进我国健康中国建设,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成果分享环节,王虎峰以“社会经济学视角下对慢性病及其治理的再认识”为主题进行了研究成果分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这是慢性病历史上第一次被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因此从社会和经济角度研究慢性病意义重大。研究首先深入解读了二十大报告中的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布局、新精神和新要求;对慢性病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历史回溯分析和特征分析;对国际上慢性病管理的模型分析归纳,提炼了同时囊括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宏观、中观、微观要素,将其综合设计为“哑铃模型”框架,并通过国内外实践进行验证;最后提出跟进研究落实二十大提出的慢性病管理战略任务;建议将现有“慢性病”称谓改为“长期慢性病”(简称“长慢病”)等系列政策建议。
冯占春就以上研究成果作出了点评。他表示,针对慢性病的词义内涵分析意义重大,对健康中国建设的政策研究和慢性病管理政策脉络梳理尤为重要。研究构建用作慢性病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的“哑铃模型”,并基于此展开对国内外慢性病的分析实践,启发意义重大。
随后的主题发言环节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吴群红主持。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以“主动健康与人体健康状态量化分层技术”为题进行演讲。首先,他诠释了当前医学模式的困境,提出了让每一个人清晰知晓自身健康状态以推进主动健康的战略思想,陈述了该战略思想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通过构建人体系统层次性模型、建立人体系统与检查检验指标的映射关系、完善主动健康知识库,可以得出一整套运用检查检验大数据构建健康指数的算法。因此,实现了个体健康状态可视化表达,从而跟踪个体全生命周期行为。识别和评估个体健康状态,实现健康状态自知,激发个体主观能动性调整健康行为,推动医学模式向主动健康转变,推动支付制度升级,为健康付费提供技术支持。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主编米加宁发表了题为“大医疗观驱动中国式卫生健康系统现代化”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最大的特色就是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大所带来的问题是全方位的,而健康问题又是与人口基数成正比的关系。因此,构建以全域化、均衡化、脱域化、精准化为特色的大医疗观,立足于中国14亿人口来构建全面覆盖的卫生健康体系意义重大,能够帮助解决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期望未来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实现向“数字空间”的跃迁,用大数据来驱动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让每个人的健康问题不用跑、就近跑。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程瑜以“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经验与全球共享”为题进行演讲,从社会人类学与全球健康研究的跨学科视角,详细梳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从历史的维度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健康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经验。最后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总结开发了中国经验的全球共享路径、策略与具体工具,为党和国家的疾病控制工作、卫生健康保障工作以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具体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尹世久以“膳食指南普及如何影响居民健康饮食行为”为题进行演讲。研究基于中国全国层面的大型调研数据,从居民主食结构选择的角度进一步评估膳食指南对于居民健康饮食行为决策的影响,同时探究促进居民健康饮食转型的可行路径。研究表示政府以膳食指南为依托进行健康教育和膳食知识培训意义重大,同时也要通过网络平台等进行线上健康教育和传播营养膳食知识以促进居民健康饮食行为。
会议下午场主题为“征文成果交流和研讨”。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致辞。他首先对“首届健康中国建设学术年会”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因此学术年会推动的成果交流和点评研讨将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包括管理模式、服务模型、推进模式、评价模式等在内的系列模式创新,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信息化技术,更需要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此次会议通过交流、分析和讨论,可以有效传播好的做法与经验,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接下来是征文入选作品交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云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胡佳以“我国县域整合型慢性病管理模式:基于福建省尤溪县的案例研究”为题进行交流。她表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加大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至关重要。案例地区开展的慢性病“分类分标分级分片”管理,是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基础上对整合型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参考借鉴,也为慢性病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专业整合研究视角。
《管理世界》杂志社编辑耿蕊点评,论文基于案例研究,探讨我国县域整合型慢性病管理模式,总结实践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对于优化完善慢性病管理服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案例研究的关键在于其规范性和故事性,即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从研究方法、文献回顾、研究结果等方面进一步来增强文章的规范和故事性,进而为帮助读者理解管理模式提供指导性建议。
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副院长安宇以“非传染病收治定点医院医务人员防护的疫情防控策略”为题交流分享。新冠疫情防控已从“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转为“防重症、防死亡”。研究以医务人员防护为核心,从策略和常态化机制建设维度,总结思考非传染病收治定点医院的传染病应急防控策略。未来二龙路医院也将继续立足长远,系统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护素养和应急能力。
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点评,研究分析面面俱到,建议很有意义。医务人员在国家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是疫情的受影响者,也是疫情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务工作者防重症和防死亡任务非常艰巨,现实证明大部分医院经受住了考验,但也付出了非同寻常的辛苦和代价。希望二龙路医院根据后续工作能够继续总结经验,开展更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第二阶段交流汇报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潘杰主持。
唐县医院集团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管理中心主任吴记先围绕“紧密型医共体如何运用‘主管村医’模式促进居民健康管理”这一话题展开交流汇报。她从功能定位、体制改革、模式创新、考核机制、能力提升保障措施等维度,展示了“主管村医”管理模式具体做法和现实成效。她表示,该模式通过村卫生室现代化建设及主管村医模式和一级绩效分配工程的实施,实施一级垂直管理,将乡镇卫生院对村医业务管理方面的职能转交给集团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管理中心,由集团对村医实施直接管理,在服务标准、督导考核等方面实施统一化管理。村医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村医积极性不断高涨。
浙江大学卫生政策学研究中心主任董恒进点评,研究对唐县的现实情况和管理模式展示非常全面,内容丰富。就中国县域现实情况而言,村卫生室主要功能之一便是疾病预防,由于村医的特性是紧密联系百姓,因此唐县所开展的有关村医管理体制改革意义重大,提升村医能力也尤为重要。一级垂直管理有利于掌握基层的现实情况,推动村医工作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加贴近百姓健康需求。建议评估资料可以继续充实完善,深入剖析;成效测量方法可以继续精细优化,扩大和加深研究成果。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王溥鑫从健康中国背景出发, 对“体医融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施路径研究”进行交流汇报。人口老龄化建设是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更好地落实和推动体医融合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研究以健康中国为背景,聚焦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代表性问题,分析总结体医融合的科学依据,梳理其现实背景,归纳总结了体医融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服务模式,分析其实践现状及制约因素,从而探寻其未来发展路径。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瑞锋点评,研究选题十分契合健康中国建设的范畴,体医结合是一种健康新型服务业态。研究从内涵变迁、实践模式和现存问题及建议等方面思考了体医结合的现阶段发展情况,但目前研究更多从供方角度探讨,缺乏对于需方角度的挖掘,期望学者能够共同推动了解需方真实需求,从而推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此外也需要关注体医结合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考虑专业学科建设和复合型知识结构建设、服务群体(如老人群体)以及模式选择等问题;同时还可考虑引入中医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丰富体医结合领域发展,从而找寻高校人才培养如何对接市场需求的重要平衡点。
第三阶段,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科研处处长郭永丽主持。
冀中职业学院教师聂鑫分享了“大型体育赛事疫情防控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奥运会《防疫手册》的解读”。研究基于疫情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对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防疫手册》(Playbooks)中防疫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查证出其中的防疫管理方法。分析了体育赛事疫情防控措施的主要特征,系统梳理了闭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和程序化管理等内容,为其他体育赛事的防疫工作贡献理论依据,也为我国体育赛事防疫管理的未来工作思路提供了参考借鉴。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执行理事长蔡江南点评,论文研究选题意义重大,较好地总结提炼了东京奥运会与中国冬奥会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特点。防疫手册的意义不仅局限于赛事管理,在诸多领域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严密的管理手册与方法体现了三个重要原则,首先是关注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这是手册的基本意义;其次是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第三是控制风险与成本控制,做好风险与成本的平衡。下阶段可考虑补充防疫手册执行结果评估,考量疫情防控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同时还需关注在不同疫情防控阶段,防疫手册与赛事管理该如何动态调整。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职员张迪基于ELM模型,以疾控系统的微信视频号为例对“应急科普类视频传播效果研究”进行交流汇报。研究根据我国短视频平台最主要的算法规则,以及对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选取25个省、市、县的疾控官方视频号发布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以点赞量、评论量和转发量作为应急科普类短视频传播效果的测量指标;并结合应急科普类短视频的特性,将主题内容、标题特征作为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视频的传播效果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主题内容、标题策略和语气特征对应急视频的传播都具有相关性。因此,在以后关于应急类科普视频的传播中,建议注重视频主题与人们的密切度,标题策略的差异化,以及标题语气特征的使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新媒体主任汪言安点评,健康科普视频传播对民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媒体能否形成对行业和社会的影响需要一定科学策略,研究对未来的科普传播提供了指导。站在科普传播和医学传播的研究起点上,首先要强调科普传播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假科普和伪科普。其次科普的核心是广泛传播,因此从传播渠道和载体而言要增加更宽泛的研究载体。第三在传播成效方面,需要增补更多延伸测量维度,从而向社会提供更好的、更准确的、更有意义的科普。
王虎峰对首届健康中国建设学术年会作了总结。首先感谢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顶尖专家学者通过参加开幕式、致辞、主持、演讲和点评等方式参加研讨,为学术年会增加了权威性、学术性、影响力。在学术年会的筹备过程中,筹备团队遇到了重重困难,经历了多种考验,最终如期圆满举行,真正做到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雷打不动”,交流宣传“使命必达”,全部参与人员“节假无休”。此次会议内容丰富,诸多专家学者给出的点评将有助于征文交流者进一步提升研究品质,锻造高质量研究成果。征文活动也将继续推进,并根据需求进行展期,为更多优秀的研究者提供交流的机会,期待更多优秀成果通过征文活动进入公众视野,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首届健康中国建设学术年会由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筹)、人民健康、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等承办,共有37个单位参与了这次学术年会,《中国行政管理》杂志解亚红主编,北京协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亮,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施红,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院长钱东福,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副院长韩优莉,《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副社长/副秘书长王永进,《健康中国观察》杂志主编柴广翰,《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副主任胡怀湘,《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副社长刘兰辉,《卫生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叶向明,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陶春海,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筹备办主任王宏等40位嘉宾出席会议;有30位专家学者在学术年会上交流,其中包括一批卫生健康政策领域的顶尖专家,6位学术征文作者。约80万网友通过人民健康客户端在线观看了直播。
(责任编辑:陈子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