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教研相长
商学院2023年度教学沙龙系列活动
来源:商学院
时间:2024.01.0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以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论述,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人大商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贡献中国管理智慧,培养全球领袖人才”为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于2022年设立商学院教学沙龙制度,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课程思政建设研讨常态化,各学系紧扣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路径改革、课程思政建设等主题,邀请院内外学科领域资深教师、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升级,分享学科领域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探讨具有教学指导价值的科学观点、最新趋势及经验总结,将价值塑造作为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学院先后举办了14次课程思政教学沙龙,各学系通过主题分享、学系研讨、实地调研等形式的沙龙活动,探讨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拓展了学科领域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提升了学院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营造了学院课程思政研究氛围。

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围绕本科财务管理相关课程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要求展开交流讨论,学系教师张志强以学校金课《公司财务管理》为例,从财务管理的道与术、财务管理的初心与使命、财务管理的价值观、财务管理与实事求是、理论突破与文化自信五个方面阐述了他在科研与教学中对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学系教师认为,财务管理是专门定量权衡风险与收益得出决策结论的学科,在财务管理学科的科研与教学中,应当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研究思想,以资产价值为基础展开研究与教学,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不仅是财务管理科研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突破将有助于推动财务管理实践的进步、提升文化自信。此外,学系教师还围绕教材建设、沙龙形式等开展研讨,认为专业课教材建设应当体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教材进行修订时应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应当增加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采用来自于中国实践的案例,并提出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沙龙,将沙龙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促进思政内容进课堂。

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举办院内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及教学经验分享沙龙,沙龙邀请威尼斯84881信息学院、学校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左美云以 “基于RISE模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题进行分享。左美云以个人讲授课程《IT项目管理》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课堂内容与思政理念有机融合,使学科知识与人文关怀相辅相成。左美云提出RISE(向上向善)模型课程思政融合模型,包括“Responsibility、Innovation、Sustainability、Ethic”,并通过课程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将课堂内容融合于每个维度。RISE模型不仅适用于特定课程,而且能够贯穿于整个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涵盖技术、科学和创新相关的多个领域,从《管理信息系统》到《电子商务》再到《商务数据分析》,这一思政模型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科技领域中培养向上、向善的理念。学系教师根据RISE模型就理工类课程内容建设展开讨论交流。此外,学系还围绕本硕博课程图谱及培养方案修订开展教学研讨,学系教师从实践育人的角度为学科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商学院会计系开展创新性研究成果交流分享,围绕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引导作用展开探讨。学系教师吴武清就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主题分享。学系教师认为,该研究首次提供了长征精神这一革命精神影响企业行为的实证证据,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优秀范例。此外,学系还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分享沙龙,学系教师周华围绕《高级会计学》的课程思政设计内容,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介绍课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带领学生从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视角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掌握会计管理的核心技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系教师对课程设计进行交流学习并提出建议。

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举办教学经验交流研讨,多位学系教师围绕学科领域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案例开发等内容分享经验。学系教师易靖韬分享MBA项目的人才培养计划:梳理项目定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品德与能力兼优、商业与人文交融、中国智慧与全球视野融通、具备卓越整合性领导力的经营管理和创新创业人才;赓续红色血脉,构建以中国管理智慧为独特内容的思政教育优势,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中国管理智慧”模块内容。学系教师王晓明以《世界贸易史》课程为例分享了对于“中国方式”这个重要话题的探讨,他认为要根据中国方式、中国价值建构中国体系,再由中国体系和中国逻辑建构中国的理论,从而形成中国的话语权。学系教师刘向东结合《贸易经济学》课程,提出课程内容要有机融入中国故事,同时教师也要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与需求,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和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此外,学系教师王强分享教育部学位中心精品案例课程建设的内容,介绍如何抓住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筛选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潜力的好案例。学系教师积极参与讨论,阐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

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联合学院案例中心、社会企业研究中心共同走进中国华电“天宁1号”文化科技园进行实地探访,举办“走进碳中和”主题沙龙活动。沙龙由未来碳中和研究院秘书长王则开主讲,主题为“碳中和经济变革背景下的‘天宁1号’零碳智慧园区建设”。王则开分享了多年来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倡导与教育工作,以及响应国家“碳中和”战略开展相关工作的经历。他提出,推动“碳中和”示范项目兼具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同时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并用丰富的实践数据和图文资料让老师们近距离接触“零碳”智慧产业园,了解零碳赋能、低碳文化传播、“碳中和”示范项目等绿色低碳实践。与会教师认为,碳中和理念和实践对今后的教学、科研和案例写作都有很大启发,通过将碳中和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践行国家相关政策,助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此外,学系还以“中国式管理思维的一个底层逻辑”为主题举办教学沙龙,由学系教师王凤彬通过分享中西方在概念范畴和思维方式上的对比,阐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当代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思考和讨论如何从底层逻辑上为构建中国自主管理知识体系夯实基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举办课程思政教学与市场营销专业培养融合协同的教学经验分享沙龙,助力青年教师探索教学方法。学系资深教师刘晓梅、青年教师楚燕来分别就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解与认识及青年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作分享。刘晓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在育人之前必须首先做好自己,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广大教师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从自身言行举止出发,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传递出正能量,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新时代“大先生”。楚燕来表示,通过旁听资深教师的课堂以及不断地学习探索,他将自己教学方法的形成归纳为模仿、创新与迭代三个阶段。学系教师张泽林认为,教师作为教学工作主力军必须先站稳自身立场,不断提升素养、增强本领,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此外,教师也要守好课程建设的“主战场”,积极发掘更多优秀的中国本土企业案例,围绕“双碳”“新能源”等话题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并逐步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想消费者之所想,关注现实问题、提升专业素养。

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举办“启发式教学”交流研讨,邀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勉主讲,分享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构建启发式教学体系的心得体会。张勉以他主讲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企业文化与管理》等课程为例,从六个方面分享了教学经验。张勉认为,在教学工作中要找到个人使命和意义认同,在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让组织和社会更加美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此外,学系还围绕如何推动和提升学系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等问题举办教学研讨,立足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等多方面各环节,交换教学经验,学系所有教师共同参与讨论交流。

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沙龙系列活动自2022年推出以来持续得到各学系的积极响应,收获了参会师生的热烈反馈。面向未来,商学院将切实以教为本,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继续引导各学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分领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讨,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广泛学习、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同时通过以“点”带“面”,鼓励各学系持续深入探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建设,充分发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将价值塑造的成分有机地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中,做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切实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编辑:杨潇潇
责任编辑:林琦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