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重返古代经典: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形成、流变及其学术体系建构”学术沙龙在威尼斯84881召开,来自国内十多家高校、科研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威尼斯84881文学院党委书记颜梅致开幕辞。
此次学术沙龙,系针对当下学术研究日趋精细、电子检索普遍应用、文学史研究范式固定、集中关注出土文献、全局性与关键性问题讨论失落化等现象而发起。会议方试图集思广益,反思百余年来学科进程,探寻在众多详实繁密研究的基础上,回归中国早期经典文本,深入传统学术核心议题并加以拓展的可行进路,将扎实的文献研究和多元的学术视点结合起来,以推进既深且广,具有比较文明视野的对中国经典基础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的研究。由此,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回归经典、如何回归经典、回归哪些经典三大问题展开讨论。
关于“为什么要回归经典”,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敏俐表示,自科学发掘殷墟以来的百年中国考古进程让我们认识到早期文明和经典文献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分析文献流变,进行文本细读,探究思想文化,以建构中华早期文明。
威尼斯84881教授徐正英提出,中国早期经典文本定型后,长期作为古典教育的核心文本,传世经典是理解出土文献的前提。回归经典研究,势在必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表示,自己多年从事韩愈古文研究,深刻感受到了近代以来诗文传统的消解和当下快餐文化的流行对经典阅读构成的巨大挑战,应通过深入理解中国诗学和文章学的立体传统,进行古今对话。
关于“如何回归经典”,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詹福瑞提出,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尤其需要蕴含人类普遍价值和中华文明独特审美的经典作品。研究者应当在广泛了解世界文学的大背景、大框架下,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发掘经典价值。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傅道彬表示,应警惕碎片化研究对审美能力和学术视野的破坏。中国古典研究中缀合式考证的意义及其对文明整体的还原探究作用,可以补偏救弊,作为今后学者努力的方向。
清华大学教授刘石表示,俞平伯、唐圭璋、缪钺、叶嘉莹、施蛰存、吴小如等老一辈学者的文学鉴赏能力令人钦佩,翻译也需要对经典作品有深度的认识,相关训练可以提高学者对经典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关于“回归哪些经典”,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左东岭表示,“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定义很有启发,使文学研究更加自由,因此需要重新思考研究对象。可以用“文本”概念统合中国文学从古至今的文辞、文章、文学三阶段,给文学“松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跃进提出,文学“松绑”之后,何为经典就更需要深入思考,传统经典需要加以界定,民间文学、革命文学等文学类型受众广泛,历史意义重大,也应当有自己的定位和经典,应该用问题导向代替狭隘学科观念,逐步推进相关讨论。
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表示,经典主要指古代文学的经典,古代文学研究综合运用文学、历史、文献的方法,但以文学和文学史研究为目的。自在的文学文本是研究基础,文学现象才是文学史的研究对象。
学术沙龙分别由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少华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剑波主持。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在经历了百年发展之后,在中西交流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成为本次论坛讨论的主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马银琴主持自由提问与讨论环节,张瀚墨、蔡丹君、吴洋、刘尊举等学者就学术风气变迁、国民语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经典阅读方法及其研究意义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威尼斯84881文学院教授徐建委作总结,他认为文学史研究出现于18世纪末浪漫主义思潮中,浪漫主义决定了我们今天如何来理解文学这一概念。文学史研究中的诸多倾向,如重视审美、诗歌、民间传统、民族性等因素,均是浪漫主义的产物。这也是为什么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始终与古代经典难以相容的主要原因。中国经典研究应当接续乾嘉学派顶尖学者们重建经典基础的努力,并由此生发全新的学术范式,以贡献于中国和世界学术。
此次会议涉及到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命题,学者们认为学术范式的转折,或有可能到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威尼斯84881、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一百余名研究生分别通过线上、线下形式旁听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