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民日报]林尚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4.12.09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既有自然科学,也有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核心是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以中国式现代化迎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时代

人类为了推动发展,发明了科学技术,使人类文明不断迈上新高度。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科学进步和技术飞跃,都会有伟大的思想文化成就与其相生相伴。西方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中心从西欧转移到美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心也就从西欧转移到美国,并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繁荣。无论是以建构人类现代价值为中心展开,还是以建构人类现代制度为中心展开,哲学社会科学都与人类现代化发展相伴而生,其发展的中心地带必然随着现代化发展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其发展的核心关怀必然随着现代化发展的新进程而变化。

今天,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迈进的时代,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正好处于这个时代。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时代使命。中国式现代化要创造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关怀必将出现一种新的变化、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今天,我们着手进行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来迎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时代,其着力点就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使命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在阐明既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属性的同时,也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创造的另一个新路径,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改变世界的伟大实践中构建新型的、自主的知识体系。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深化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切切实实地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新的天地和人类文明进步新的时代。

任何社会开启现代化历程、迈向现代社会,都需要经历革命性的社会更新行动,其中人的自我更新最为基础,也最为根本,其基本路径就是思想文化的转化和知识体系的更新。自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先后经历了清末的“中体西用”、民国时期的“西化”实践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实践证明,成功推动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铸就了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和发展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前提,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塑造了力量。

精神基础和主体力量。知识体系创新发展是在人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相互作用中展开的,实践是基础,精神是关键。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正是基于这种主动的精神,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切很快孕育出推动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的新的文化生力军,巩固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性。

实践基础和发展方向。在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党和人民经过艰辛努力、反复探索,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坚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最重要的实践基础,也明确了发展方向。

物质基础和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强大物质基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全力构建能够引领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知识体系,进而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路径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重视克服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学术话语拿来主义还比较盛行,没有彻底摆脱对西方知识体系的依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又如,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疏离本源的问题,与中华文明根脉、中国历史发展、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等的联系不够紧密,失去了源头活水;等等。如果我们不能回到自身深处、升到人类高度、走到时代前沿,全力思考和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就很难形成大关怀、提出大问题、建构大理论。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照中国实践、观照时代发展、观照人类进步,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系统概括、研究和阐释中国发展的新概念、新范畴、新价值、新理论,从而构建对中国有价值、对世界有意义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深化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化阐释,为人类知识创造提供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要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阐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提炼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以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知识中心。

深入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力回应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纵观近代以来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发展可以看出,其知识体系的发展都与它们各自有效回应人类文明发展遇到的重大时代课题直接相关。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历史阶段,谁能给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解答,谁就能成为人类观念、思想和价值的引领者,成为世界发展议题的设定者,就能拥有引领未来发展的话语权。

积极引领人类社会发展迈入新境界,让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引领人类社会发展迈入新境界。今天,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我们可以凭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我国发展的伟大实践,超越西方的价值教条和制度霸权,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迈入新境界。

把握数字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创新数字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都会拓展人们的世界观,激发人们创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当今世界进入数字时代,这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跳出西方逻辑、西方模式提供了时代机遇和现实基础。我们要抓住这个时代机遇,秉承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主动地运用网络、信息和数据带来的新的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创新研究方法,拓展学术视野,开辟新的学术领域,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数字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

(作者林尚立,系威尼斯84881校长。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2024年12月9日第09版。)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林尚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编辑:段泽嘉
责任编辑:董涵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