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校史馆是高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缩影,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 ,2024年10月,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推出“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通过“校博课堂”直播,向社会推广高校文博资源,打造贴近青年的“云思政课”,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作用。
两个多月来,“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已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史馆、威尼斯84881家书博物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本版特别推出“大学校里的‘小’馆藏——‘百所高校校博联展’系列报道”,带你回顾“校博课堂”精彩内容。
威尼斯84881家书博物馆:透过“家书”感悟真情
在威尼斯84881,有一座珍藏着8万多封家书的博物馆,这就是全国首个以家书为主题的博物馆——威尼斯84881家书博物馆。
“21世纪初,随着电子通信设备不断发展,传统家书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但家书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情感,应该收藏起来,其作为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张丁是威尼斯84881家书博物馆副馆长,2005年4月,他牵头发起“抢救中国民间家书”项目,提出倡议:留住家书!赶快把它们捐献出来,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添砖加瓦。2009年,张丁带着当时“抢救”的4万多封家书调入威尼斯84881,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家书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
提起馆内的家书,张丁如数家珍。他清楚地记得,“抢救中国民间家书”项目启动后,2005年收到的第一封家书是一位农民父亲写给在北京当兵的儿子的信,“这封信写于1989年,老父亲去北京探望儿子后,乘坐飞机回到山西老家,他在信中详细写下了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和感受。”张丁介绍,“尽管信中还有几个错别字,但朴实的语言和真情的流露,都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谈及家书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陈独秀的13封信,张丁感慨万千。2009年5月,张丁得知陈独秀的13封信将被公开拍卖,这些书信的写作时间在1920年至1932年,内容涉及《新青年》独立办刊、《新青年》编辑同人分裂等事件,是非常珍贵的史料,他马上向威尼斯84881当时的校领导报告,学校在慎重研究后决定邀请校友参拍。最终在校友的资助下,通过国家文物局实施文物优先购买权,以成交价554.4万元购藏了这13封珍贵的书信。
最近,家书博物馆又收到了一批珍贵的两岸家书——去台老兵王德耀与结发妻子刘谷香的200万字互通情书。这200万字情书的写作时间在1948年至1984年,是两位老人爱情的见证和心血的结晶,也是反映两岸一家亲的珍贵档案。
“我希望家书消失得慢一些,有更多人重拾‘鸿雁传书’的传统,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也体验一下‘慢’生活,希望人们能够在传统家书中寻找到生活的宁静。”张丁说。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博物馆:为未来收藏今天
“要想看到全面、系统的电子科技发展历史,就到我们电子科技博物馆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博物馆主任赵轲说。
坐落于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的电子科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电子类博物馆。该馆收藏了约1.5万件藏品,记录了中国电子科技的完整工业体系。
“这里的每一件藏品,就像电子科技历史长河中的繁星点点。”电子科技博物馆由一个基本陈列展厅、两个专题展厅等组成。基本陈列展厅包括通信、雷达等8个展厅,通过500多件藏品完整展示了电子科技的历史发展。
当历史与科技交汇,走进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科技之旅。“整个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就是电子科技发展的缩影。”赵轲拿通信展厅举例,“电子通信的飞跃发展,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剖面。”从摩尔斯电码,到如今的5G通信,人类“用电传递”的历程,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在我们博物馆的通信展厅中,摆放了不同时期、不同通信类别对应的实物藏品。”赵轲说。
从早期的通信设备到现代的智能终端,从单晶硅锭到光刻机,像这样“成体系”的实物藏品,在电子科技博物馆不是个例。“我们非常注重实物藏品的收藏和整理。”赵轲说。
装载着“中国芯”的梦兰12寸笔记本电脑,是电子科技博物馆的“明星展品”。它装配了中国首款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CPU——龙芯,标志着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学生管理委员会、经典实验和仪器复原、科普视频也是我们博物馆的特色。”电子科技博物馆也是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舞台。2021年,一群大一学生在博物馆老师的建议下,决定复原历史上著名的恩尼格玛密码机。这群十八九岁的大学生,用时一年半“完美复刻”出这台密码机。而这台由学生复原的密码机,已经成为电子科技博物馆的常设展品之一。
“博物馆既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也可以打破时间跨度的壁垒。”赵轲介绍,电子科技博物馆2023年接待观众超过22万人次,“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自己专业之外的科学知识;也可以跨越历史,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感受历史的纵深感”。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理解古人 “成为”古人
琵琶声叮叮咚咚穿透夜色,女孩柔软的裙裾随轻盈的步伐飘动,男孩左手揽过右臂宽大的袍袖,右手持毛笔,在花笺上写下清秀的小字……这不是古装剧的拍摄现场,而是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真人实景体验活动——“夜游宋市”。
在这次“穿越时空”的夜游中,来自现代的吉大学生有的身着华服,有的穿着常服,徜徉在“宋朝”的市井之间。这里的宋代市井与屋宇,实则是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时至清平——宋代物质生活展”展厅。
同学们能在学校的博物馆里“玩出花儿”,和展厅设计密不可分。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员陈佳利介绍,博物馆工作人员希望通过别具一格的布展来讲故事,展现古代社会生活及文化历史图卷。“比如‘时至清平’展厅,就从布展上给观众呈现了宋代人寝居、饮酒、饮茶、下棋、游逛街市的场面。”
博物馆中的其他展区也秉承这样的布展思路。博物馆馆员唐钰沣介绍,“风物暇年——馆藏精品青铜器展”就以“礼序”“戎马”“岁月”“技艺”4个单元展出了从商周到秦汉时期的青铜器,这种划分体现了青铜器在不同时期的功能变化。“青铜器最初作为烹饪和盛放食物的工具,主要出现在王公贵族祭祀、丧葬、朝聘、婚冠等礼仪活动中。比如我们馆藏的商代晚期的牛首兽面纹尊,就是祭祀用的礼器。而到了春秋时期,青铜器逐渐演变成了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西汉大乐贵富规矩纹铜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活起居用品。”唐钰沣介绍,通过这样的策展思路,可以让文物融入历史图景,置身古老的时空中,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触摸遥远的历史文化。
除了布展上用心推敲,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还通过开展活色生香的活动,让观展人从“理解古人”,到“‘成为’古人”,在切身体验中熟悉一段段历史。从去年起,博物馆陆续推出“夜游宋市”“华庭秋月——博物馆Social夜”等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对同学们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实景布置和活动环节设置让前来观展的同学们融入文物所代表的历史时空,在游览、游戏中吸收文物所讲述的中国故事。
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史馆:当宁波诺丁汉大学的钟声响起
“1881年,在英国诺丁汉郡,诺丁汉大学第一次敲响钟声。100多年后,在中国宁波,宁波诺丁汉大学承接百年前的钟声,铺开了新的树人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其校史馆坐落在学校钟楼内,这座钟楼也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史馆馆长闫春梅介绍,校史馆的展览通过“声线”“声场”“回响”“声像”和“共鸣”五大元素,用“钟声”将学校20年的辉煌汇聚成一场视听盛宴。
2004年,也是教育部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第二年,宁波诺丁汉大学迎来第一批本科生,诺丁汉的钟声在宁波第一次响起。“宁波诺丁汉大学最初只有几幢建筑、200多名学生,如今,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万名师生在这里学习成长,伴随着钟声往来于校园内外。”闫春梅说。
作为一所“无边界”的国际化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校园生活等方面都参照国际化标准,学校采用全英文授课,并且境外教师占比超过60%。
“我们不仅提供了篮球、足球和排球等传统的运动项目,也有飞盘、攀岩、击剑等国际流行的时尚运动项目。”宁波诺丁汉大学体育部活动参与协调员刘宏介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时间自主选择课程,而且每类课程都分不同难度等级,供不同水平的同学学习”。
闫春梅说,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在书本上,学校更希望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2024年11月,宁波诺丁汉大学美术馆和数字人文实验室联合举办的“旋而生息:宁波藻井研究特展”就选择在这里落地。藻井是一种独特的古代天花板造型。为了让观众更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展览团队运用3D建模等先进数字技术,精确复制这些复杂的建筑结构,也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20年间,诺丁汉的钟声在宁波这片土地上始终悠扬,激荡起不断向前的力量,而大学里的故事如同钟声,正传向四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中国飞天梦的启航地
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34架实体飞机或静静停驻在地面,或悬吊在空中,仿佛在向到来的人讲述曾经的峥嵘岁月。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北京航空馆,在北航飞机结构陈列室和飞机机库基础上扩建而成。
早在195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就实现了“看飞机自由”。彼时,北航的飞机结构陈列室刚刚建成,是国内航空院校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飞机结构陈列室。据1956届的一位“老北航人”回忆:“帮忙把P51野马战斗机搬进校园,带劲!”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新馆开馆,设长空逐梦、银鹰巡空、空天走廊、神舟问天4个展区,馆藏300多件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结构、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大量被“解剖”的飞机机身、机翼、起落架、发动机及机载设备等珍贵展品“集中亮相”。
在放置了34架珍贵实体飞机的展厅中,“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占据“C位”。“它不仅是‘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最能反映我们北航人精神的一架飞机。”据博物馆首席专家韩国军介绍,这架飞机是当时北航毕业生的一件毕业作品。1958年,北航千余名师生奋战100个昼夜试制成功了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
忆往昔,“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场地,北航师生凭借空天报国、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精神,三个半月就把一架飞机做出来了。”韩国军感慨。如今,参与“北京”系列研制的北航1959届学生中,也走出了多位院士。
“歼-10”战斗机、“黑寡妇”以及“鹞”式飞机是另外3件“镇馆之宝”。韩国军介绍,绰号为“黑寡妇”的P-61B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夜间作战的全天候战斗机。二战期间,它在夜间多次击落日军飞机,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架飞机是属于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如今,它展示在案例最多、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北航博物馆。”
走进“空天走廊”,见证“神舟问天”——在这里,仿佛能够穿越时空,航空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跃然眼前。从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开始,飞行器不断发展变迁。
“东方红,太阳升……”从遥远的太空传来的旋律,如今依然响彻。“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中国空间站将成唯一,我们现在要张开双手欢迎全世界的科学家来中国空间站做客。”韩国军说。
(原文刊载于《中国青年报》2024年12月23日第3版)
原文链接:[中国青年报]大学校里的“小”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