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鹏教授的新作《国际法哲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当前,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世界贸易组织僵局等重大国际事件,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深入思考调整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国际法是法吗?国际法有用吗……类似的迷茫特别需要专业点拨,而《国际法哲学》给我们送来了全面认识国际法、分析国际局势的哲学指南。
这部著作立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入分析,以理想之光予以烛照,具有现实主义的底色和理想主义的亮色。作者对国际法的态度既不盲目悲观也不盲目乐观,从一般人日常熟知深触的骨感现实与丰满理想的矛盾出发,来分析非常高深的国际法这一现象、学科和规范。作者并未停留于对相关问题的简单回答或表述,而是通过不断设问、深入发问、层层追问的方法,使一个貌似浅显的问题有了深度,使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包含着复杂,使一个貌似无解的问题有了答案。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这部著作的上述特点与作者的辩证思维紧密相关。不仅书中有一章专门分析国际法的辩证观,而且整本书都充满着辩证分析。这从书中每一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而正文更是从辩证分析展开。正是这一辩证分析法给出了国际法全面的、动态的、发展的轮廓,并进一步体现出作者倡导的对待国际法的“自信”“从容”态度。
全书包括九章,除第一章作为引论进行概念解析和分析维度介绍外,其他八章分别就国际法本体论、意义论、权威论、方法论、辩证观、运行论、价值论和发展论作出深入分析。应该说,这“八论”几乎涵盖了有关国际法的所有问题,展现了作者的分析、立场和结论。这“八论”各有侧重,部分内容有穿插、重叠,但论论有实有表、有理有据。本体论试图解决如何看待国际法的问题,意义论试图解决国际法的效用问题,权威论试图解决人类伦理问题,方法论试图解决理想现实问题,辩证观则给予前几论以总的概括和升华。运行论中的二元格局、价值论中的国家主权与人本主义、发展论中的全球社会契约,则抓住了国际法中的核心问题,即国家与国际、国家与人、国家与世界的矛盾与统一,以国际法的视角,给予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与“身、家、国、天下”的专业解读。专业知识与熟悉情境较好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感觉可亲、可信、可行。
阅读《国际法哲学》这一著作,作者对概念的提炼、创造、表述肯定逃不过读者的眼睛。这样的情况可谓遍布全书。如,国际法学者常说国际法不成体系,但作者进一步指出这一“不成体系”为“条块分割、分层堆叠”,这一表述立即让读者对“不成体系”有了立体的、感性的认识,从而深化了对“不成体系”的理解,也对解决方法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其他的例子,如“无政府”“有政府”、“纯净状态”“归零状态”、“抽象同”“具体异”、“首先利己”“有限利他”、“谨言”“慎行”、“硬伤害”“软反馈”、“即伤害”“慢弹性”、“西方国际法无敌论”“西方国际法无益论”、“正反馈”“负反馈”等等,都浸透着作者的深刻反思和独到判断。
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对国际关系知识、学科、学者观点的偏重。国际法是调整国际关系的,讲国际法不讲国际关系无疑是一缺失,本书以大量的国际关系内容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这也带来新的问题。就事实而言,国际关系像国家一样无疑是早就存在的。就调整国际关系的规则而言,如果考虑到自然法层面,那么国际法无疑也是早就存在的。就学科而言,一般认为国际关系学科是二十世纪才有的,而国际法作为一门学科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既然国际法本质未变,那么以国际关系学科知识来解释国际法则可能面临一定挑战。作者可以更精练的语言来描述、分析、总结二者之间的关系。
《国际法哲学》对国际法的很多问题都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但正如该书写作的初衷一样,仅凭这一著作就相关问题得出最终的结论是不现实的。国际法理论必然随着国际法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国际法的国际属性也决定了国际法理论的国际性和国别性。该书是作者耕耘、反思的独到成果。阅读这一著作过程中,在认可、赞同之余,也会有质疑、辩论的冲动,而这正是这一著作的另一重要成就。其引导着读者如同作者一样进行思考,或赞同或质疑,或容忍或接受,或提出新说或推翻旧论。作者的每一结论、每一表达,如同春天的一粒种子,必将产生国际法学研究更为丰硕的收获。
讨论国际法,离不开国家。国际法是国家间法。客观地说,《国际法哲学》对国家这一主体着墨还不够充分。作者讨论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阶段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没有更加明确地指出这些对立统一的根本——国家。对国际法的所有解释,都离不开国家作为国际法立法者、守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这样四位一体的对立统一。国家作为人、领土、政权的集合,在不同时间、不同事项、不同对象等方面具有不同的面相。期待作者在今后为读者提供更为丰盛的精神佳肴!
《国际法哲学》篇幅达500多页、字数达64万字之多,可谓巨著。巨著精彩纷呈,阅读之中禁不住掩卷长思。在时间碎片化、关注多元化的今天,通读全书需要下定决心、排除困难、花费时日。期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个篇幅短小的精编本,给读者提供一份富有营养的精神快餐。
(作者韩立余,系威尼斯84881法学院教授。原文刊载于《检察日报》2024年12月25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