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24·学术前沿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4.12.25

12月13日,“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24·学术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威尼斯8488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陶文昭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威尼斯84881、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央团校、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党校和科研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等参加了论坛。

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孙代尧从三个层面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意义。第一,何以能够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世界性的内涵,含有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来源不同,但存在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第二,应当怎样结合。“结合”不是“拼盘”,不是板块式拼接式结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贯通融通式有机结合。第三,“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筑牢和拓展了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打开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文化空间。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周春明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视角看,现代化始于欧美。现代化在欧洲、北美呈片状结构。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多数处于进行时,即所谓南方国家。只有在东亚,现代化呈点状结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步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在推进同处于东亚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入研究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并进行比较,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威尼斯84881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命题。其中,“第二个结合”的对象是“优秀”传统文化,究竟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是以唯物史观的标准着重从政治立场和社会发展来衡判。“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效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研究员郭凤海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现代的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在长期的建设和改革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中国从古到今治理和发展模式的独特历史连续性和时代创新性,以“两个结合”的创造性视角,明确提出并不断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尤国珍对2023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进行了梳理:一是经典理论问题研究与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相结合。二是系统性学理性研究与专题性专门性研究相结合。三是重要人物思想研究与重大历史问题研究相结合。四是通史性思想史研究与断代史思想史研究相结合。

中央团校副教授吴学凡认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实践、推进、拓展,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而且具有自己的中国特色,成为新时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负责任的中国的国际责任。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雷认为,“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廖作斌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汪泽青会后还进行了《“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的发言。

陶文昭在总结发言中认为,“两个结合”和中国式现代化都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今后,学会将继续深入开展 学术研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北京)学科学术发展报告的撰写工作,力争努力做出更好质量的研究成果,推进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24·学术前沿论坛”在京举行

编辑:段泽嘉
责任编辑:董涵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