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清风学社:清辉澹水木 万里乘风来
来源:文/校报 刘晓阳 杨孟成 王瑞 宋钰骁 李斯宇 桑延 部分图片/图片与视频中心
时间:2023.12.05

在威尼斯84881清风学社,一群年轻的清史学人正阔步走在学术的旷野之上。清风拂过,学术的气息扑面而来,历史的大门由此打开。

12月的第一个周末,阳光明亮又温暖,在校园里倾洒而下。

清风学社成员、2021级中国史专业专门史方向博士生尹世奇带着自己的论文《军台“效力赎罪”与清代边疆治理模式》,出现在威尼斯84881清史研究所第十三届青年学者论坛上。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论坛,参会的都是来自海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清史领域研究生。

逸夫报告厅内,和尹世奇一样,这群年轻的清史学人,围绕“政治与制度”“经济与地理”“社会与文化”“边疆与民族”“外交与军事”等清史研究中的前沿议题,交流、碰撞、激荡,学术的火花不断迸发,历史的藤蔓在满是好奇的头脑里疯狂生长。

在学术之路上同行

对尹世奇来说,这次参会的论文题目熟悉中又带着几分陌生。

第一次参会时,他也是写“军台”。

那篇题为《军台效力与清代边疆经营》的学术处女作,在第十二届青年学者论坛上,收获了不少“犀利”的意见,有同学说切口太小,有老师说史料还应当进一步丰富完善,还有的同学从社会史、政治史的视角提出了新的观点。

下来之后,尹世奇一一吸收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和启发,在导师张永江教授的指导下,论文几经打磨,数易其稿,最终在2023年第1期的《清史研究》付梓见刊。

“收到稿件录用通知的那个下午,是我多年求学生涯中最开心的时刻!像一束光,在艰辛的跋涉中,点亮了我的学术热情。接下来的一整个寒假,我都把头埋在文献里,不停地读文章、写文章、改文章。”

也正是从这一篇文章开始,尹世奇确定了自己博士阶段的研究主题。

两年多前,尹世奇才刚刚迈进清史的大门,如今,他已有3篇高水平论文发表在《民族研究》《清史研究》等顶尖学术刊物上,在同辈中崭露头角。

这样快的成长,离不开一群人的并肩同行。

他们以史为名,相结于社,是为清风学社。

每两年一届的清史研究所青年学者论坛就是由清风学社的同学们组织承办的。

(1998年首届青年学者论坛登上《北京教育年鉴》)

(第十三届青年学者论坛会务组及签名板)

(第十三届青年学者论坛合影)

清风学社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由威尼斯84881清史研究所指导,学生自主创办、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术性社团。初创时,戴逸、李文海等清史泰斗曾担任清风学社学术顾问。多年发展,清风学社早已深深融入清史研究所这个海内外史学重镇的教学、研究与运营的全体系当中。

先生们执杖秉烛,传授史学、广博史识、拓展史才、涵养史德,学脉相传间,史学大家的精神风骨在这群年轻的学人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由此引领他们迈进浩瀚的史学天地。

(戴逸、李文海先生出席第五届青年学者论坛开幕式)

到今天,清风学社已在威尼斯84881走过了20个春秋。

20年间,这群年轻的清史学人沉醉于史学宝库中的吉光片羽,在承载千年文明的时光隧道往来穿梭。诸子百家作伴,经史子集在侧,浩瀚的星空下,他们纵一叶扁舟,以后学的眼光细细打量三百年清史的每一寸经纬,从闾巷草野到诗书礼乐,从边疆内外到大国兴亡,既体悟传统中国集其大成,又洞察现代中国何以形成。

一年前,尹世奇成为清风学社第二十届社长,今年夏天,又把接力棒交给了现任社长、中国史专业近现代史方向博士生石权耕。

“对历史文脉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坚守,让大家相聚于此,携手同行。”石权耕说。

在学术天地间砥砺

20年里,这里不仅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也对他们的治学态度与学术品格产生重要影响。

2011年,如今已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的赵思渊,当时还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他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从上海来到北京,参加第七届青年学者论坛。

“那是段非常美好和珍贵的记忆。”

十多年过去了,当时的细节,赵思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会上不乏杨念群、黄兴涛、夏明方等清史研究领域的资深前辈,还有学界权威刊物《清史研究》的编辑老师,如曹雯、董建中等,他们中没有人觉得你不行,每个人都对我们充满了期待。”

毕业于威尼斯84881、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的马子木,也曾在这里留下过一段难忘的故事。

(马子木获得第十届青年学者论坛一等奖)

“像这样由学生自主创办又直接面向学生的学术品牌,清风学社可谓开风气之先。”

2013年马子木第一次向青年学者论坛投稿时,还只是个本科生。

“我当时可能确实不太够格,参加论坛的都是些名校的硕士、博士生,但没想到文章不仅中了,后来还在《清史研究》上发表了。”

会后,马子木有一次在校园里遇见清史所黄兴涛教授,黄老师仍记得他论文的细节,言语间满是鼓励与期许。

那篇论文叫《论清朝翻译科举的形成与发展》,发表于《清史研究》2014年第3期。

这份意料之外的惊喜,让马子木坚定了自己要在学术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念。

就读硕士、博士期间,从2015年开始,马子木曾连续两届获得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博士毕业时,还是一名“90后”的马子木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直接聘为副教授。

第三次得奖,马子木拿着文章专门去清史所找杨念群教授,想请他提些修改意见,那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从文章的只词片语到可能的学术方向,他们俩聊了近两小时。

“在清风学社,先生们的提携和帮助,一生难忘。”

20年,少年已不再青涩,清风学社也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年轻的学术共同体由此集聚。就像一枚枚光滑的鹅卵石掠过水面,荡漾开一圈圈跳跃的涟漪。

“在这里,有机会见识同代人中的高手,同时自己也在成长。”赵思渊说。

高手过招,不光在论坛上。

清风学社有一本学生独立编撰发行的内部学术刊物,叫《清风学刊》,创刊于2003年。刊名中“清风”二字由威尼斯84881老校长、清史研究所原所长李文海亲笔题写。创刊号卷首刊发的则是史学巨擘哈佛大学教授孔飞力先生的访谈。

(《清风学刊》)

从征稿启事、稿件遴选到专家外审、返稿修改,再到清样校对、装帧排版,《清风学刊》编辑部同仁们对标的,是学界公开发行的权威学术期刊。

“在编刊过程中,我不仅全面了解了学术刊物的编辑制度和出版流程,还有机会阅读了大量高水平的投稿文章,它们大多来自于国内外的一流高校,个人的学术眼光和品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清风学刊》主编、威尼斯84881历史学院2022级博士生陶志鑫说。

许多曾在这本小册子上发表文章的研究生,现都已成长为学界的中坚力量。比如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柳岳武、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教授韩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四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李典蓉、威尼斯84881清史研究所教授胡恒等都曾于学生时代在《清风学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

从办社到办刊,这群年轻人正阔步走在学术的旷野之上。

在学脉相传间成长

走过20年,历史的笔墨在这一方小小的学术天地中尽情挥洒,卷首笔端,学脉绵延不息。

2022年秋季学期,几乎每个周末,许多清风学社的成员都要在公共教学楼的百人大教室里学上近4个小时的满语文献课,课程内容包括满语及其分期、亲属语言及方言简况、满族文字史、满文文献概况、现代满语等。而主讲人则是同为清风学社成员的2022级博士生唐硕。

(唐硕满语教学)

“满文的字母从上往下写,字母一多就会非常长,主讲师兄每次都会写好长一串让我们一一辨读,读得大家‘眼花缭乱’。”

一个学期下来,历史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天昊已快速掌握了几乎全部的满语初、中级语法。这对她开展清中前期政治史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相当部分的史料都是满文写成的。对我而言,满语是非常重要的学术工具。在清风满语文献班,我获得了与一手史料零距离对话的能力。”

这样由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满语学习班已持续多年,现北大经济学院博士后、清史所2015级硕士生张心雨在博士毕业之前一直坚持满语教学,吸引了校内外学生包括韩国、俄罗斯、蒙古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的留学生参与,作为社会开展满语教学的典型案例被写入学术刊物中。学生自发的满语学习,同辈之间的互相砥砺,与教师开设的“满文文献阅读和翻译”等课程恰成互补,形成了人大特色的满文教学实践。

(张心雨满语教学)

清风拂过,学术的气息扑面而来,历史的大门由此打开。

以好奇的眼光,他们向历史的星空望去——

看西方传教士笔下清代中国的掠影浮光,听隐藏在文献里中国发展的厚重跫音,问中国传统与西学观念何以在晚清激烈碰撞角力,寻中国新史学的过去、现代与未来,探大数据时代史学发展之道,学术午餐会、清史文编读书班、史学前沿系列讲座……为埋首故纸堆里寻古问今的年轻学者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碰撞、交融、蝶变,思想的火光在这一刻激烈迸发。

(清风学社协办部分讲座海报合集)

以坚毅的步伐,他们向历史纵深处走去——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探访兰台翰墨、细数家国春秋,于明清两朝整体历史演进中感受历史的温度;在中国古代皇家陵寝建筑和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清东陵、避暑山庄研学考察,体悟其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与丰富历史资源;在中国现存规制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看重檐庑殿交错纵横,琉璃影壁相映成趣,回望风起云涌、历史变迁……当帙卷中的故事在历史现场徐徐展开,脚下的田野与身后的书斋一同伸向远方。

(在清东陵研学考察)

(在避暑山庄研学考察)

行走与思考间,学术的轮廓逐渐清晰,历史的脉搏也愈加强劲。

清风吹过,思想喷薄而出,“新声”响起,未来奔涌而至。年轻的人大史学人,对人类历史与文明的探索从未止步。

20年,历史的一隅才刚刚掀开。

原文链接:[威尼斯84881官方微信]他们,都来自清风!

编辑:王芬
责任编辑:董涵琪
Baidu
sogou